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酉水流域的考古发现

酉水流域的考古发现

关键词:考古,文物,旧石器、战国粮窑、青铜冶炼遗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保靖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nbj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178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这里出土的文物量大、种类多而丰富,尤其是秦简更弥补了秦史的不足。南渭洲(永顺县与保靖县的交界处),那里有早期土司遗址、东汉墓群以及汉以后的遗物,有史书记载。再下就是四方城(保靖县)的迁陵县城遗址、考古发现有旧石器、战国粮窑、青铜冶炼遗址等,其中,在战国汉代的墓群已清100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。

 

在四方城的斜对面,洞庭,也有大量汉墓,详情正在考查。保靖县押马坨背村有新石器遗址和大量汉墓群。拔茅是商周以来人类活动频繁的地方,经考古的遗址有柳树坪、龚家湾、东洛等10余处商代遗址。在这里出土的遗物有典型的中原文化色彩,又有强烈的地方文化风格。沙湾、水坝有战国、晋代墓群等。隆头、比耳也是商周时期人类活动的地方。里耶盆地、清水坪,以及这里的大板、魏家寨、里耶三大古城遗址和相应的古墓群衔接紧密,尤其是秦简的发现惊人。卯洞(湖北来凤)有自西晋以来至末代的悬棺,史前文化有牛摆尾(来凤),龙山华塘有商周遗址。仙佛寺(来凤)更是酉水流域唯一的石窟寺,也是南方少有的。它建于唐代,与龙山县民安镇一河之隔。在龙山石羔镇,发现了一处明代古窑群,其制窑技术相应成熟。形制俗称“龙窑”,从山脚到山顶,沿山脊而上,相当庞大,这说明瓷器在这里已作为商品交易了。

 

这些考古发现说明在酉水流域已经建立起了区系类型框架,人类社会发展史都没有间断。

 

 这与酉水的主干与支流有关。仅它的支流就有茄通河、清水江、洗车河、石堤河等,分布广泛。它的范围应该包括贵州的松桃,重庆秀山、酉阳,湖北来凤、宣恩,湖南湘西等。

 

通过考古发掘,发现永顺的不二门、杨公桥等遗址和澧水流域的桑植朱家台,其文化性质是一致的。可以说,在武陵山区以商周时期区系文化类型是一致的。通过深入考古发现,这种文化很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。追溯族属,创造这一文化的主人应该是濮人,其文化代表即濮文化。濮人在史书里有记载,他们曾参加过武王伐纣的战争,与中原民族关系融洽。但自战国以后,他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但是,通过考古发现,酉水、沅水、澧水一带,正是濮人活动过的区域。考古所发现的文化,以不二门为典型,与楚、巴、越文化等有所不同,很可能是这个失落民族的文化。

 

省文物考古研究员、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何介钧曾在20世纪80年代根据湘西考古出现的文化特征,如在随葬品中以“豆”为主的葬俗,其中还有宽格的青铜短剑(这是濮人的兵器)等,发现了文化的不同性,于是提出这是濮文化的东西。此后,随湘西大量文物的出土,濮文化脉络越来越清晰。如澧水流域的桑植的朱家寨、江溇两河口的商周遗址,永顺不二门、杨公桥、石堤、吊井、保靖拔茅、沙湾、柳树湾等十多个遗址,以及龙山里耶的刘家堡等都属这些文化类型。

在这个流域,巴文化反映得也很强烈。里耶1号井出土的柳叶剑就具有典型的巴文化特征。澧水龙盘岗遗址的3号墓中有越式鼎,秦简中也记栽过,秦曾在湘西地区与越发生战争。楚文化,在湘西反映得更强烈。从公元前278年以后的200多年中,湘西曾是楚国的领地。近年来,在湘西也发现了大量的楚墓,时间跨度从战国中期到晚期。

 

土著文化,可能很早,从考古发现,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,至少是10000年以前,属于潕水文化类型。当时他们用的器形比较小,选料多用砾石,制作原始,很少二次加工,粗糙。这可能与湘西多山多水环境和取料方便有关。从商周时期的一些遗址中出土的文物看,土著文化以平底为主,其炊具以三足器为代表,最经典的是釜形鼎。不二门就曾出土过大量的类似釜形鼎的文物。

 

这么多的文化在这里交融,使得当地居民能根据生活、生产等的需要,改进发展了这些文化。如柳叶形花纹砖,发现于四方城遗址,它既有巴文化的特色也具有土著文化的特征,其中从它的烧造技术上看,生产的砖是红砖,文饰中有间饰回纹,又属中原文化因素。我们湘西的土司势力可能渊源于这个时期,最后发展为土司制度。

 

总特征:以土著族文化为主,尤其是有史记载以来其特征更为明显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7432824168 传真: 邮箱:1683885088#qq.com
地址:湖南省保靖县迁陵镇财富大厦门面 邮编:4165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保靖县科讯网络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